【分析】
1.梁底模支撐間距過大,模板剛度過小,支撐不牢。
2.支撐底部未設墊塊或支撐地基未夯實,地耐力不足,地基變形下沉。
3.當梁跨度大于4.0m時未起拱。
4.拆模過早。
【措施】
1.一般普通的梁板模板按照經驗進行配置,梁底模下必須設置通長的木枋進行支撐。但對于深梁、大梁必須編制詳細的施工方案,驗算模板的剛度、強度及穩定性。
2.對于梁板模板支撐間距過大的情況,必須加密補強后驗收合格方允許澆筑混凝土。
3.首層頂板的梁板的支撐必須設置墊塊,地面的回填土必須夯實,且有排水措施,雨天施工前后應加強對支撐的檢查處理。
措施】
1.應剔除彎曲變形剛度不足的模板,陰角處模板設銷栓固定,模板陰角處加設豎向壓杠,采用對拉螺栓固定鋼管圍檁,對拉螺栓要靠近陰角處。
2.立模前對樓面找平,或用砂漿封堵柱截面限位處。
3.檢查模板拼縫嚴密情況,并在立模前驗收?;炷翍謱訚矒v,每層混凝土為500mm左右,振搗棒插入下層混凝土內不大于200mm,延續振搗時間為30s左右,不得過振。
4.柱模板要澆水充分濕潤,柱混凝土澆筑前先鋪一層與所澆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。
【禁忌37】雨篷根部漏漿、露石子,混凝土結構變形
【分析】
1.雨篷根部底板模支立不當,澆筑混凝土時漏漿。
2.雨篷根部膠合板模板下未設托木,澆筑混凝土時根部模板變形。
3.懸挑雨篷根部混凝土比前端厚,模板施工時,未重視模板支撐,未采取相應措施。
底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要求 表2-2
承受荷載條件: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結構,在混凝土強度符合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的要求后,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載。當施工荷載產生的效應比使用荷載的效應更為不利時,必須經過核算,加設臨時支撐,以確保安全。
具體的施工進度計劃。
拆模原則:在滿足拆模條件和承受荷載條件的前提下,按施工進度配備足夠模板。拆模前,應規定詳細的拆模流程,必須按模板設計傳力途徑進行操作,一般先拆支撐件和連接件,再分塊逐步拆除模板。嚴禁先拆除大面積樓層模板的支撐立桿,然后再拆模板,以免模板坍塌傷人。